微信扫一扫
免费快速精准估分

40+岁的职场人,要不要重返校园? 丨上财MBA职场论道

MBAhpoe

2023-04-04 15:57:33

+关注
今天邀请到了这样4位上财40+的TA们来讲述自己重返校园的感悟与体会,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

40+岁的TA们

35岁职场人进入中年危机的讨论声尚未消弭,40岁以上的职场人到底该去哪的问题又甚嚣尘上,真是人在职场,处处都是躲不过去的考验。在诸多旁人的目光看来,四十岁作为人生的分水岭,更成为了职业生涯的一道坎,想要迈过这道难关,注定要经历一场艰难的蜕变。面临处处需要精力的家庭压力,转型、晋升和收入上升的职场焦虑,年近不惑重返校园读MBA,TA们是如何考量、应对的呢?面对年龄带来的“变局”,是否可以化为利刃转身向困难迎去?


今天财小微邀请到了这样4位上财40+的TA们来讲述自己重返校园的感悟与体会,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

images/2023/04/04/16805942129333598.png

张璇

非全综合精英 P2

精密仪器制造业 

质量经理

梅特勒-托利多国际公司

全球领先的精密仪器及衡器制造商与服务提供商。



坦白说, 站在三十几岁的尾巴时,我是有过关于年龄的焦虑的。想着自己在呈报年龄从“三“字开头转为”四“字开头时,心里掠过对于时光易逝的谓叹与惶然。有人说,四十岁不过是又一个新的二十岁。只是这一个新的”二十“岁肩上担负了更多的责任。

生活赋予四十岁人更多的角色,大多数人在这样的年龄阶段,在家庭中,既为子女也为父母;在职场中,既需要领导他人也同时被上一级领导。角色的增多带来责任的增加。在职场中四十的我不再是初入职场的新人。工作资历的增加经验的积累给我带来职位的升级,不再仅对自己的绩效负责,而需要对团队绩效负责。同时,我也经常告诉自己:经验有可能变成了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帮助职场人有效处理职场难题,但也可能成为墨守成规的枷锁。

我想使我焦虑的不是逐渐增加的年龄数字,而是担忧自己被日常琐碎裹挟着陷入中年的平庸与油腻。不想中年摆烂,继续职业道路上前进,如何破除人至四十的迷失与困局?



其实,在我看来人至中年相比外型的变化更多的来自内心的变化:不再接受新信息,拒绝学习与改变。少年感来自对“新”事物喷薄激情,对未知领域无穷探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终生学习,这是保持年轻去除油腻的好方法。

有幸, 2022年我通过了考试成为了财大MBA非全综合精英班的学员,开启一段新的学习之旅。财大的MBA 项目提供了系统的商学课程以及丰富的整合实践。既能够培养学员综合运用商学相关理论知识,在企业实践中独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商学合一。入学至今课堂学习,小组作业的讨论,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让我获益匪浅,在工作中处理业务,管理团队更加得心应手。

路慢慢,修远兮。一直在路上,爱人爱己终生学习,吾不过四十而已。

images/2023/04/04/16805944088417109.png

宋心磊   

2022级综合精英班

国内头部证券公司财富管理和数字化转型的践行者

通过打造具备服务优势的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体系,通过客户洞察、数据底座、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应用,与经纪、信用、投顾、交易、策略、配置、资管等金融证券服务深度融合,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普惠金融服务。

俗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四十岁,人生已经过了一半,职业生涯过了一多半,正式进入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危机”阶段。在这个阶段前,经历了职场的摸爬滚打和生活的艰苦历练;在这个阶段上,应该说有经验、有感悟、有积累、有收获,开始明白和反思人生的意义;而我想在这个阶段后,将是人生的新起点,是为了自己人生做重新设计,并为理想而最后拼搏的关键阶段。


四十岁的职场人,势必经历了从职场小白,到意气风发,到培养专业能力,到开始走上管理岗位,担负更大的职责指标和使命,根据自身的社会定位和发展阶段,要为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一个部门、一个团队或者为自己建立一套最优的发展路径负责,因为这个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特征,有时候机会就在眼前但如果能力跟不上也会使得努力付诸东流,而有时候明明自己勤恳奉献兢兢业业却始终没有机会,更多的时候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和精力的下降,开始产生职场焦虑,因此,四十岁通常是职场打拼的关键时段。

就读上财MBA是从工作几年后就开始萌发的,当年毕业时因为早早签署了工作意向,因此在打酱油式的考研差几分没有被录取拒绝调剂的情况下,进入了职场发展,期间几次有过再次读书提升自己的想法,随后都被现实的竞争和忙碌冲淡,直到自己走上了管理岗位,随着管理半径的增大,面对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业务创新的高速迭代、人才队伍的高质高量,一种再不提升自己就会被历史淘汰的危机感在一次夏日大汗淋漓地江边慢跑时突然如闪电般的击中自己,并产生了立即查阅资料报考MBA的行动力,然后就在一周内提交申请材料。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无论原来的学历起点是什么,学习工商管理就读MBA,补充的不仅是企业经营之道、更是对自我管理的提升,虽说从个人精力和职业发展需要看,三十岁到四十岁可能是最佳黄金年龄,但我始终认为,只要真心想提升自己,任何时候下决心读书都不为迟。


目前在上财已经就读一个多学期,系统性的学习了管理经济、营销管理、会计、统计等非常实用的科目,MBA的学习已经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而是更加注重实用价值,注重案例结合的分组讨论学习,这让我不仅从教授们的生动丰富的案例中汲取了精华,更通过来自不同行业不同教育背景的小伙伴们的沟通交流,获取了来自不同层面的积淀,我相信虽然岁月如梭,白驹过隙,小伙子已变大叔,学习能力也许有所下降,但作为引以自豪的上财人,期待通过期间的学习收获知识和友谊,获得回报和成长。

images/2023/04/04/16805945333507547.png

易娟

2022EMBA

某全球医疗行业顶尖企业 

疫苗事业部 销售经理

四十岁,是生命中的一个里程碑。在这个年龄,工作基本得心应手,家庭美满和睦,更希望突破现状,追求下一阶段的个人成长和能力发展。


我正是这样,在四十岁坚定地选择了上财的EMBA,原因一是上财拥有优质的师资力量,能够为我们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实践指导;二是对财经类的钟爱,而学校正好开设了丰富的财经课程,如金融、会计、投资等,能够使我在这些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三是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如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团队合作、企业咨询等,使我们能够在不同场景下学习和实践,培养综合能力和领导力。


在上财就读已经半年,收获颇丰。首先,知识更新:商业世界的变化非常快,上财课程涵盖了当今最新的商业趋势和实践,让我能保持知识和技能与时俱进。其次,自我发展:在这里,能够深入挖掘自己的潜力。在与老师和同学们的交流中可以发现自己在商业领域的优势和劣势,并学习如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最后,扩大视野:上财MBA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拥有跨文化沟通和国际视野的能力在工作中对我有很大的帮助,让我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力争成为更具有竞争力的人才。

“四十不惑” 我的理解是不惑于心,不困于境,不忘初心;无关年纪,不论过往,学无止境,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扩大自己的未知领域,有成熟的心智,更深入的思考,有清晰的认知,用包容、豁达、睿智、强大的内心迎接瞬息万变的BANI时代的到来。

images/2023/04/04/16805946102726151.png

沈谦

2022级综合精英班

某医疗器械制造企业的副总经理,工厂运营的管理

从事过3C和医疗器械行业的供应链、生产、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古人说四十而不惑,四十对我来说更像一个新征程的开始,精力依然充沛,经验已经足够,工作中不再捉襟见肘,希望在事业上再努力下去实现一些人生的梦想。

在职场上,四十岁的年龄是问题,也不是问题,大多数人都有一种错觉,那就是四十岁以后的职场人,即将被残酷无情的职场淘汰。人们看到的大龄只是表象因素,而忽略事情本身的真实原因,就是他没有在某一个行业里深耕作业的经验,因此也没能建立这个行业有效的人脉关系,当出现职场变故时,他的能力、人脉和经验不足以应对。所以在四十岁之前,要谨慎选择转行和跳槽,要注重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工作中要主动地跳出舒适圈去接受新的挑战,学习新的知识。


之所以选择上财MBA项目,是因为觉得企业经营的核心是盈利和创造更大财富,所以想多学习一些金融方面的知识,因此在不惑之年选择了上财MBA继续学习。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更早进入上财读MBA,毕业工作十年左右选择去读MBA,我觉得是比较适合的年龄,因为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更多的知识,结交更多的好友,把学习到的知识和实际工作相结合,更快地实现职业生涯提升。


END


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没有得到“是否要重返校园”的确切答案,却在他们的表述中了解到,40+岁只是开端,一段被赋予更多见识与底气锤炼之后的征程再出发。通过那些再梳理与敢回首,不断精细化对自己的认知,不困于心、不囿于境。选择终身学习,因为不管在任何时候,职业发展都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与自己对话的过程。每一个人都需要重新思考如何让自己变得越“年长”越有价值。


对于重返校园,持续发力的TA们来说,年龄只是数字,只要能实现自己的目标,都不算晚。上财MBA也将助力TA们在自己的赛道上步伐越迈越稳。


来源:上海财经大学MBA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猜你喜欢